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1的文章

2010-11年度6項優勢產業曾推行的計劃及措施名稱,以及各項目的開支

               (a) 在 2010-11 年度 6 項優勢產業曾推行的計劃及措施名稱,以及各項目的開支如下: (i) 醫療產業 政府預留了 4 幅位於黃竹坑、將軍澳、大埔及大嶼山的土地,用作發展私營醫院。我們在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3 月期間,徵求發展意向書。 (ii) 教育 產業 當局在 2008 年落實一籃子措施,包括把公帑資助課程錄取非本地學生的限額倍增至 20 % ; 設立 10 億元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 ( 「政府獎學基金」 ) ,頒發政府獎學金予傑出的本地和非本地學生;容許非本地學生擔任暑期工作和在校內兼職;以及讓非本地學生畢業後無條件留港 12 個月。 近年,我們也推出多項措施促進 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發展 : ˙ 批地計劃 —— 該計劃以象徵式地價批出土地,供自資非牟利專上院校興建專用校舍。計劃自 2002 年推行以來,已批出 8 幅土地。我們現正就新界前皇后山軍營的土地,徵求發展意向書; ˙ 開辦課程貸款計劃 —— 該計劃為自資專上院校提供貸款,協助院校興建新校舍,以及重置環境未如理想的現有校舍,例如翻新空置校舍。計劃自 2001 年推行以來,總承擔額達 70 億元;以及 ˙ 質素提升津貼計劃 —— 該計劃資助有助改善學生學習、教學方法、課程質素和就業輔導服務的項目或措施。當局於 2008 年一次過注資 1  億元推行該計劃。 把公帑資助課程錄取非本地學生的限額增至 20% ,並不會令政府承擔額外經常開支,原因是院校會藉收取學費和其他收入來源應付額外學額所涉及的經常開支。入境事務處負責處理因落實上述措施而增加的學生入境申請、延期居留申請,以及學生家屬入境申請; 2010-11 年度的員工開支約為 293 萬元。至於政府獎學基金,基金的投資和會計事務由庫務署署長監督; 2010-11 年度的員工開支約為 152 萬元。 (iii) 檢測和認證產業 政府在支持檢測和認

財政預算案、通脹疑雲與荷蘭病

信報財經新聞 (發行量 / 接觸人次: 61,000) 2011-03-07 P15 | 時事評論 | By 雷鼎鳴 標示關鍵字 財政預算案捲起的風波中,最引起爭議的是,政府最初決定向強積金注入240 億元的理據何在?後來為什麼急轉彎,改為向有身份證的成年人每人派發60 00 元(估計共用掉360億元)。 據過去幾年我參與政府財政預算案諮詢的印象所得,政府若要「派糖」,必先訂定「派糖」的對象,然後再想出一種機制,把錢送到對象手上。例如,補貼電費的目的,便是要全港幾乎所有人都受惠,而且把錢交到電力公司便可,不用向每家每戶直接送錢。 注資入強積金相信也有同樣考慮,對象是每一個工作人口(可惜考慮不周,漏了公務員、教師等,引來極大不滿),而且不用把支票寄到所有工作人口家中(政府也沒有他們的地址)。 難明「引起通脹」理論 不過,這次原本的注資強積金,政府又提出一種新的「理據」,便是可以避免加劇通脹;後來雖改為直接按身份證派錢,但政府仍然堅持這有可能引起通脹。 我不相信注資入強積金或乾脆派錢會引起通脹,對政府這畫蛇添足的辯解頗覺大惑不解。我問過一些有可能受諮詢的朋友,是誰提出這種理論,也沒有什麼人認同政javascript:void(0)府的憂慮。 通脹在經濟學上的定義是物價持續上升,若物價只是短暫性地上升,嚴格來說,根本不叫通脹。不過,一般人分不清物價是持續性上升,還是一次過上升,這裏從俗,總之物價上升便叫通脹。 假如香港政府派的錢是靠開動印鈔機,再把新發行的鈔票分發給人民消費,那麼派錢便真的是只會推高物價,GDP 也不見得會有什麼增長,但香港情況顯然並非如此。在聯繫滙率制度下,政府不能隨便印鈔票,若要大量派錢,等於要動用外滙儲備,把外幣(美元) 「運回」香港(其實不用真的運回)支持增發的鈔票,市民得到這些鈔票後,再買入進口貨品,資金又再流出。這個過程會否帶來通脹?我們可把過程更簡化一點,做一個思想實驗。 假設要派發360 億元,政府可先賣掉一些美國債券,用這筆錢在國外買入價值360 億元的大米(或其他商品,如iPad、手機、電腦等等也無不可),把大米運回香港分發給市民。用派米代替派錢會不會有通脹?顯然不會有,米價甚至下降也不足為奇。 由此可知,政府派發財富(在外國購入商品,再在港分發)不會必然帶來通脹。在真實世界中,政府自然不用直接派商品,而是派錢,但效果卻應一樣。政

審慎理財的三大結構缺陷

信報財經新聞  2011-03-07 P14 | 時事評論 | By 鄧樹雄 標示關鍵字 回歸後,四任財政司司長共發表了十四份財政預算案,多依傳統方式鋪陳,甚少創意新猷,以致財政政策愈見保守,無法 促進本港社會和經濟的長 遠發展,令本港深層次矛盾更形惡化。下年度(2011╱12)預算案的紓困措施考慮欠周詳,引來各界猛烈抨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立法會建制派護航下,不及一周便作出大幅修訂,採用曾經視為無法接受的措施,以避免更大的政治震盪。曾俊華的窘境,反映了特區政府審慎理財的幾個結構性缺陷。 一、財政政策教條化特區政府強調大市場、小政府,控制開支增長的財政預算準則,強調把公共開支相當於本地總產值的比例(亦稱公營部門)控制在20%或以下。 在不景氣期間,由於本地總產值增長緩慢或下跌,政府會控制開支增長或削減開支,務求公營部門只會稍高於20%,並要在「中期預測」期內回復到20%或以下。這一政策可以控制預算赤字,不致過分損害財政穩定,但政府也無法真正實施反循環的開支增長政策。 另一方面,在景氣期間,公營部門亦會控制開支增長,不會因人口老化和其他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需要而大增開支,更不會因要善用財政儲備而擴大開支。 這種保守的開支增長政策亦反映在2011╱12預算案,若不計算向強積金注資,或派錢和退稅,則公共開支只佔本地總產值的19.7%;難怪政府醫院醫生人手嚴重不足、專科門診排期過長、消防員通訊設備陳舊等等……。特區政府雖坐擁巨額財政儲備,並非缺乏資源,但要堅守小政府原則,控制開支增長,寧願犧牲民生福利。 另一富爭論的是對財政儲備的處理。財政儲備的多寡反映財政穩定的程度,但如何界定財政儲備的合理水平則爭論不休。港英時代的財政司常 隨經濟環境及財政 狀況,不斷修訂財政儲備準則比率;從八十年代中到九七回歸期間,港英政府卻取消了財政儲備準則,卻無解釋原因。有從政治角度指摘英國欲在主權移交前,盡量花掉財政儲備以興建赤鱲角新機場,事後證明並非如此。 回歸後,曾蔭權於1998╱99 預算案重設財政儲備準則,提出更高標準,欲累積更多的財政儲備,可惜當時的不景氣令此構想落空;梁錦松遂於2002╱03 預算案下調為「財政儲備應相等於十二個月的政府開支」。 國基會(IMF)於2006 年底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香港財政儲備的理想水平應不少於本地總產值的三成至五成;為應付2030 年人口老化,財政儲

財政預算的稅制與公僕退休撥備

信報財經新聞 (發行量 / 接觸人次: 61,000) 2011-03-02 P39 | 專家之言 | By 蘇偉文 標示關鍵字 財政預算案的爭議從公布至今從未停止,大眾的討論還是圍繞在派糖多少,在通脹肆虐的今天,市民的反應和情緒都可以理解,但對於預算案的理念和預算案中的細節,大眾都缺乏興趣。 在筆者眼中,預算案的理念和細節是香港長遠發展的重要原素,我們除了要糖果外,也要知道廚師的秘方食譜,否則年復一年的糾纏在派糖多少,救濟式的預算案根本不能帶來長治久安。 本文希望探討預算案稅制的理念,和一個常被人忽視的問題-公務員退休撥備。 由於預算案臚列的是政府來年的收支,而政府的所得主要由稅項而來,稅制的理念和原則,是公共理財的主軸,而第一個要件,就是公平的稅收原則。所謂公平稅收原則,就是指稅項要對任何人、任何物無所偏重,且稅賦也不能過重。 也就是說,對情況、條件相同的要徵收相同的稅項,當陳先生和李先生收入和面對的情況一樣,政府不能隨意多對陳先生多徵稅而對李先生提供優惠。 在這個前提下,政府並不是向所有人徵相同的稅款,因為當納稅人的情況不同時,政府會向其徵收不同的稅項,所以我們說的公平,就是橫的公平(相同情況相同賦稅)和縱的公平(富人多納稅,窮人少納稅),如果達不上縱橫上的公平,稅制的公平性也會受損。 套用在香港的稅制內,香港在橫的公平上從來都是及格的;然而在縱的方面,由於要維持簡單的稅制,所以富人的稅賦儘管在絕對數目上比較大,但在繳稅收入的比例上,富人是比較輕,而壓力自是放在中產身上。 在是次財政預算案公布前,已有不少聲音建議在豐年時應該全面檢討香港稅制,使過往一直存在的稅基狹窄、稅收不穩定、和過分依賴賣地、房地產、金融印花稅等問題,可以有通盤的考慮。當然這些建議只是理想,不少還是由學者提出來的書生之見,在政治上要改革稅制是一個燙手山芋,官員自是不希望觸動,所以預算案仍是停留在派糖多寡上。 退稅刺激通脹的憂慮 第二個稅制原則是適度,也就是稅收與經濟的關係,稅收要對經濟發展不產生負面影響。在是次預算案中,政府一直擔心退稅會刺激通脹,這個擔憂也就是稅制理論中的適度原則。可是,適度原則強調的是對稅制要對經濟發展不會造成障礙,所以擔心是對的,但也要看實際上政策是否經濟發展障礙的來源。 再以退稅為例,如果是大規模的退稅活動,的確會人為地製造短期需求,對通脹也會構成壓力,但若果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