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特首候選人須回應溫總忠告

信報財經新聞 (發行量 / 接觸人次: 61,000) 2011-04-13
P22 | 時事評論 | By 鄧樹雄

編按:總理溫家寶於3 月人大會議後,曾指出「香港有充裕儲備……,應致力改善民生」。筆者昨天以此分析特區政府坐擁雄厚外滙儲備,今天則探討政府是否有着力改善民生之策。

溫總提出特區政府要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照顧弱勢社群,致力改善民生。

換言之,特區政府要增加社會保障和民生的開支。特區政府回應時指出,2011 ╱12 預算案政府開支增加了22.3%,而56%的經營開支是用於教育、衞生和社會福利方面。

從上述數字看,似乎特區政府非常關顧民生,但這無法解釋醫護人員長期不足,專科門診輪候期不斷延長;中小學縮班嚴重;大學本科生學額長期不變;教育開支佔本地總產值的比例偏低;退休保障嚴重不足及不復建居屋等。原來這是多年來壓縮經營開支的後遺症。

2002 年初,政府內部一個委員會作出特區政府因亞洲金融危機而出現結構性赤字,即經營賬長期赤字,無法支援非經營開支,以致綜合賬目亦長期出現赤字。

為了解決此問題,特區政府遂推出最嚴厲的節流目標, 於2002╱03 預算案中逐步削減該年度及其後數年度的經營開支, 目標是把原來規劃在2006╱07 年度高達22 00 億元的經營開支,削減至2000 億元。

經營開支涉及各種社會服務和民生開支,雖然財政司司長強調通過提高行政效率及更有效運用資源作彌補,但民生受損乃無可避免,而且削支甚速,並不理會社會的承受能力,削支目標竟提前於2005╱06 年度達到,該年度經營開支為1947 億元, 更低於2006╱07 年度2000 億元的目標, 故從2006╱07 年度起便取消了200 0 億元經營開支上限的目標了。

香港經濟自2004 年起強勁復蘇,由2004年至2007 年的實質經濟增長率分別為8.5%、7.1%、7.0%及6.4%;可是,2006╱07 年度經營開支仍只是1957 億元,2007╱08 年度則稍微增至2047 億元。換言之,從2001╱02到2007╱08 的七個年度,經營開支基本上沒有增加。

一次過撥款變小恩小惠

其後, 年度經營開支雖有增加, 但2010╱11 年度的經營開支只是2407 億元,只較2003╱04 年度實施節流時的2032 億元只增加18.5%,而同期的名義本地總產值則增加41.6%。可見經營開支經數年節流後,難以回復與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應有水平,經營開支無論在質及量均有所減退,這是特區政府為達致盈餘及累積財政儲備而欠港人的債。

財政司司長也許察覺到經營開支的嚴重滯後,故近年也嘗試作較大幅度的增加。不過,近年財政司司長喜作一次過撥款,例如額外增發一個月綜援金、向學生發放一次過津貼、代繳兩個月公屋租金等,這些都是一次過措施,多視上年度修訂盈餘是否大幅度超逾預算案預測而定。這種以一次過措施的所謂與民共享繁榮、還富於民,無可否認即時幫助綜援和低收入家庭,卻反映出特區政府不願作出改善社會保障和民生福利的長遠財政承擔,一次過撥款變成小恩小惠。

注資強積金難解貧富懸殊

在社會保障方面,自2000 年推出私營強積金後,特區政府無視私營強積金不足以提供足夠的退休保障,竟然有進一步研究建立相關的退休保障制度作補充,單靠以財政支出一次過注資強積金,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也無助於緩解日益惡化的貧富懸殊問題;溫總建議特區政府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誠一針見血之言。

溫總建議特區政府增加社會保障和民生開支,溫總當然清楚特區政府2011╱12 預算案公開支持佔本地總產值的比重(簡稱公營部門)已高達21%;曾俊華提出修訂後更會調升,超過開支總額準則中公營部門上限為20%或以下的目標。但溫總仍建議特區政府增加社會保障和民生的開支,足見溫總認為改善社會保障和民生較堅守公營部門不逾20%的準則更重要,《基本法》第107 條並無提及公營部門上限,曾俊華宜應檢討及修訂公營部門上限的準則。

特區政府標榜行政主導,向來不願(許多時是不屑或不敢)與各界深入問題重心作理性討論,以及作出政策變革。這種表面看來政策穩定,卻無法適應社會新環境的挑戰,無法善用財政資源改善民生,反而造成政府與市民及行政與立法的對立,製造社會不穩,不啻是對追求「穩壓壓倒一切」的特區政府的一大諷刺。

溫總的忠告簡單明確,挑戰特區政府當前政策和管治思維。從特區政府回應溫總忠告時的避重就輕,迴避原則性問題,相信曾俊華也不會在2011╱12 預算案辯論總結陳辭或在2012╱13 預算案作深入的討論,將會再一次教溫總及港人失望。

猶幸下一屆行政長官選舉在即,溫總八年來對特區政府的忠告與建議應成為候選人辯論的主題,行政長官是加深或緩解本港深層次矛盾的關鍵人物,所以候選人必須詳細闡釋其施政理念與方針,對當前政策的看法及對溫總忠告的回應,好讓港人釋懷。

二之二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經濟系前系主任

鄧樹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教育機會平等的挑戰——直資名校時代的來臨

P16 | 評論-林行止專欄/中港評論 | 教育眼 | By  葉建源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行政系講師  2001-09-25   聖保羅男女中學及屬下兩所小學宣布將申請轉為「直資一條龍」,如果一切順利,將於明年九月逐步轉制。計劃中,小學每年學費高達四萬八千元,中學更達六萬元。這是第一所申請轉為直資的津貼名校,估計還會有多所名校效法轉制。   「直資名校」的出現,將從根本上改變本港教育制度的面貌,很可能帶來巨大的社會分化,甚至影響長遠的階層流動與社會穩定。從這個意義上講,聖保羅轉直資的標誌性意義,甚或超乎教統會的各項改革措施之上。 機會均等的傳統   一直以來,機會均等(equal opportunity)是香港教育的重要傳統之一。在升中試時代,人人都有機會升讀名校,升讀大學,只要勤力、成績好便行。這個階段,我們可稱之為「績效主義」(meritocracy),進什麽學校看的是學生成績,而非出身背景,更不是付款能力。筆者很多出身貧窮家庭的同齡朋友,都是在實施免費普及教育之後,通過這樣的體制而晉身兩所老牌大學,教育制度也就成為了推動社會階層流動(social mobility)的有效途徑,而其中的篩選機制,也就締造了一群不一定出身富有的社會精英。   近十幾年的制度改革,打破了「績效主義」的傳統,其特點是就近入學、加強隨機,使小學到初中階段的學位分配過程中,學業成績因素的作用大大降低。我們或可稱之為「平均主義」(egalitarianism)。當然,在新制度內,居住地段的因素也可能會有所影響,而面試比重上升也對中產階層有利;不過,整體而言,這些因素是較為邊緣性的,而且政府也不斷宣揚學校應該「教好」學生而非教「好學生」。因此,新制度的取向雖與「績效主義」不同,其機會平等的精神仍是一貫的。 直資學校兼公校私校之利   「直接資助」(Direct Subsidies Scheme, DSS)學校則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體制,它介乎公營與私營之間,一方面,它由非牟利團體主辦,按收生人數獲取政府資助,情況類近於津貼學校;另一方面,它可以收取學費,又有收生自主權,毋須受制於統一派位制度,在制度上也毋須依足官津校的規定,又有私校的影子。換言之,直資學校既擁有津校的公帑資助,又擁有私校的自由權與額外資源,縱觀世界各地的教育體制,類似的制度非常罕見。   這種體制究竟屬於公

做過的夢,你都記得嗎?

圖片來源: Pakutaso 如果你很擅長記住做過的夢,那麼你的大腦可能有跟一般人不太一樣喔! 一篇發表在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期刊的研究 發現經常記住做過的夢代表腦中某些區域比一般人要來得活躍。 法國 Lyon 神經科學研究中心 的研究者們徵集 41 個人,掃描在這些人清醒與睡覺時大腦的活動情形。其中有 21 個人每週平均有 5 次一早起來記得做過的夢,研究者們把這群人稱為「高度夢境回想者」;而另外 20 個人平均每個月只有 2 次一早起來記得前晚做過什麼夢,這群人在此被定義為「低度夢境回想者」。 高度夢境回想者們不管在睡著還是清醒時,腦部的前額葉皮質內側(medial prefrontal cortex)與顳頂聯合區(temporoparietal junction)都比低度夢境回想者活躍,該部位是信息處理中心。 先前該研究團隊就發現高度夢境回想者,在整個睡眠期間,清醒狀態的週期是一般人的兩倍,而他們的腦子不管是在睡眠或是清醒時,對聲音的反應都比低度夢境回想者更為敏銳。 高度夢境回想者的腦部活動度增加或許是造成他們睡眠時容易醒過來的原因,藉此,改善他們回想夢境的能力。研究者提到,睡覺時的大腦並沒有辦法記住新的資訊,得醒過來才能記得起來。此外,高度夢境回想者可能也比低度回想者更容易做夢,因而有更多的夢可供記憶。 關於本文 文章來源: WebMD 文章標題: Do You Often Recall Dreams? Read This 文獻出處: Resting Brain Activity Varies with Dream Recall Frequency Between Subjects 整理編譯:Sidney

曾榮光:學生為本與教育商品化

特區教育政策的根本矛盾  04/07/00 明報 今年夏天香港教育界出現特區政府成立以來最熱烈的政策議論以至最激烈的爭拗。一方面是持續了十八個月的教育改革到達了具體方案的落實階段﹐教統會在五月八日公布了第三份《教育制度檢討》諮詢文件﹐並標榜「創造空間﹑追求卓越」﹐並計劃作為期三個月的諮詢﹐以期掀起教育界的熱烈討論。另一方面﹐教統局官員在四月八日則宣布﹐全港中小學英文科及普通科教師均須通過相關語文基準試﹔因而引發教師的強烈反對﹐六千人上街﹐演變成全港最大教師工會與特區政府的公開對抗。 教改與基準體現政策矛盾 以上兩個政策正好體現了特區政府過去三年在教育政策施政上的一個根本矛盾。其一是由教統會倡導的教育改革所強調的「學生為本」﹑「終身學習」﹑「永不放棄」﹑「創造空間」的一種人本(humanist)﹑均等(egalitarian)及進步(progressive)教育取向﹔其二是以經濟效益與工具理性為主導的一種「追求表現」(performativity)的教育取向。我們不妨循這兩個政策取向審視特區政府過往三年在教育政策上的施政﹐從而就不難理解今天特區政府在教育政策上所面臨困局之根源所在。 教育改革人本均等進步 首先﹐在一九九七年十月首份施政報告中﹐特首就宣布要進行學制檢討﹔其後教統會就在過去十八個月發表了三份諮詢文件﹐先後掀起了三次教育改革的議論。 其一﹐是環繞九九年一月《教育目標》的議論﹐引發起不少社會團體及人士對教育理想的祈盼﹐及對現制的批判﹐最後教統會總結出「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的四個教育目標。 其二﹐是環繞九九年九月《教育改革建議》的議論﹐教統會提出「終身學習﹑自強不息」的方向﹐「學生為本﹑永不放棄﹑講求質素﹑全方位學習﹑全社會動員」的五個改革原則﹔提出建構一個「終身學習的學制」﹐並建議:一﹑基礎教育大直路﹔二﹑高中教育一體化及普及化﹔及三﹑高等教育自由化。至此﹐學制改革的架構就續漸浮現﹐即對現行學制加以釋放﹑「鬆縛」﹐使未來特區公民可以在一個寬鬆﹑包容﹑以至均等的學制內盡展所長。 其三﹐就是二千年五月由《改革方案》所引發的議論﹐雖然由於種種原因﹐高中及高等教育改革方案仍然懸而未決﹐但就提出的基礎教育改革的方案及課程改革的理念而言﹐我們仍然可以見到很大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