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粉紅色的前世今生

2014-6-14 0:43:07

【 文:一股歪風 】

耳邊傳來C AllStar以無伴奏(A capella)輕輕地唱出一句 『Give your heart and soul to me,And life will always be,La vie en rose!』接著曲風一轉,牙買加的Reggae節奏響起,『微風吹開美麗的心,添上熱情歡欣,你又為何傷感?』這首《粉紅色的一生》是陳百強於1984年的名作,三十年後經過重新演繹,成為了今年首度在香港舉行的「一點粉紅(Pink Dot HK)」活動的主題曲。就趁著這次活動舉辦在即,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有關粉紅色的故事。

粉紅寶寶:

對一般人而言,粉紅色就是女孩子最心愛的顏色,在嬰兒用品店內與男孩子最心愛的粉藍色分庭伉禮,彼此劃清楚河漢界,顧客踏進店內就一目了然。為女孩子選購的就自自然然走到粉紅色一邊,為男孩子選購的就自動自覺走到粉藍色一邊,但是當你置身其中埋首挑選之時,你又可有想過,為甚麼不可以讓男孩子穿粉紅色呢?

從前的西方家庭,不論男女,由襁褓時期開始,一律都穿上纖巧細緻,綴有蕾絲花邊的白色娃娃裙,直至到六歲,兒童才第一次剪髮及依據性別穿衣,所以當年單憑外表衣著,是難以分辨出小孩子是男還是女。這種劃一性別的嬰孩傳統衣著,是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才開始有商人推出粉紅、粉藍兩色的童裝系列。不過,給男孩子穿的是粉紅色,原因是粉紅色在舊社會眼中被視為堅強壯健,而粉藍色就較為溫婉秀氣,更適合女孩子穿著,情況剛巧跟現今的主流觀念完全相反。可是,當年的消費者對商家以兒童性別分配顏色的推銷手法,並沒照單全收,反而從美學角度衍生出另一種配搭,就是讓金髮藍眼的男女嬰孩穿粉藍色,而棕髮啡眼的則穿粉紅色,因為與嬰孩眼睛顏色相襯,看起來更順眼美觀。

輾轉來到六十年代,社會才普遍認同粉藍色屬於男孩,粉紅色屬於女孩。於八十年代,醫學界開始為孕婦進行超聲波掃描,母體內嬰兒的性別不用等到哇哇落地才揭盅,令一眾家長親友爭先恐後為未出娘胎的小生命張羅籌備,促使製造商推出更多粉藍、粉紅兩色的兒童產品供應市場。

時至今日,對一般消費者來說,粉藍、粉紅兩色所形成的性別二元概念,已經是根深締固,父母更急不及待在嬰兒誕生的一刻已經開始灌輸,甚至比起兒童時期,家長要男孩子玩積木和玩具車,女孩子玩洋娃娃及煮飯仔,塑造性別角色還要早。其實,無論是性別二元,抑或是性別角色,這些概念都只會加深人們對男或女先入為主的要求和看法,從而產生不必要的性別定型(stereotype)。

粉紅大亨:

美國作家F. Scott Fitzgerald於1925年出版的《The Great Gatsby(大亨小傳)》成為了名著,作者在小說的字裏行間,描述不同顏色來表達出各種隱喻,如在第七章內描寫男主角Jay Gatsby身穿一套粉紅色的西裝,就被很多現代讀者解讀為「用金錢買來的庸俗品味」,其實當年大眾認為粉紅色是剛陽熱血,所以更貼切的看法應該是「靠時尚衣著來炫耀自己的財富」。

有趣的是,《大亨小傳》兩度被改編拍成電影,在1974年羅拔烈福(Robert Redford)扮演男主角時所穿的粉紅色西裝連背心,色調鮮艷奪目,然而當年坐在電影院的觀眾剛見證過嬉皮士燦爛繽紛的打扮,所以視線投放到羅拔烈福的一身粉紅,也不會換來一絲嬌媚的聯想。然而,在2013年的翻拍版本中,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於同一場戲所穿的粉紅色三件頭西裝,相比起來顏色則是被沖淡得只是約隱約現,僅在近鏡時才能看得出是淡粉紅色。兩齣說著同一個故事的電影,相隔四十年,卻展露了兩代文化的迥異,雄糾糾的羅拔烈福跟仍帶孩子氣的里安納度,在外型上當然是截然不同,不過兩人只是示範了觀眾對美男子標準的演變,但更明顯的,是為了迎合新一代觀眾對粉紅色的既定觀念,而避重就輕選用淡得幾乎不著痕跡的粉紅,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尷尬和誤會。

粉紅血淚: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德國柏林生活的同性戀者,本來是享受著較世界其他地方更開放的自由空氣,可惜,當希特拉(Adolf Hitler)統領的納粹德國於1933年執政後,同性戀者正是納粹黨所針對的目標之一,所有當年的同志組織立即被查禁,甚至連性學院內關於同性戀的書籍與及其他性學藏書,都通通被燒毀。希特拉主張日耳曼民族優越主義,在他的獨裁統治下,除了視猶太人為「劣等種族」而進行種族清洗的大屠殺外,同性戀者因沒有為日耳曼民族傳宗接代的功能,就被冠以「導致民族滅絕」而獲判「危害民族」罪,從而被送到集中營去,之後還被列入大屠殺的名單内。

當年納粹黨為識別被逮捕關入集中營的囚犯,便在犯人外套的左臂位置和右邊褲管,依照所犯罪狀縫上不同顏色的三角形徽章,女同性戀者以「反社會行為」入罪,所佩戴的是黑色倒三角形的徽章,而男同性戀者就要佩戴粉紅色倒三角形的徽章。被編排佩戴同樣粉紅倒三角徽章的囚犯,還包括強姦犯、孌童癖及人獸交等性罪犯。男同性戀者在集中營內除了要跟其他囚犯一樣接受勞改,還要被迫進行厭惡療法(aversion therapy)來矯正性傾向,如經過治療之後也改不掉的男同性戀者,便唯有採取終極的治療方法,就是被閹割。集中營內的男同性戀者縱使能夠捱得過接二連三的酷刑治療,更不幸的是他們最後的命運,往往就是被納粹黨行刑處死。

在納粹德國統治的十幾年內,數以萬計的同性戀者被定罪收監,他們在集中營內遭受比其他罪犯更嚴厲和殘暴的對待,成為死亡率極高的一群。即使二次大戰結束,納粹黨在1945年被瓦解,集中營內倖存的同性戀者,不單止沒有獲得釋放,而且仍然被認爲是罪犯繼續收監,直到1994年,前納粹德國所定的反同性戀法才被廢除。多年來,德國政府一直以迴避態度處理當年同性戀者受迫害的黑暗歷史,於2002年才正式向同志社群道歉,到2007年才終於在柏林樹立起「同性戀者受難紀念碑」。

於七十年代末,同志組織打破禁忌,重新採用了粉紅色倒三角形作為爭取同志平權的標誌,除了要紀念其背負的慘痛歷史,還籍此喚起大眾對於打壓弱勢社群及不公平待遇的注意。八十年代在愛滋病的陰影下,同志組織ACT-UP(AIDS Coalition to Unleash Power)將粉紅色倒三角形符號反轉成為正三角形的標誌,以象徵積極反擊的義意。而對新一代的同志來說,這粉紅色三角形就代表了驕傲、堅強、和對自己性向的自豪。

翻閱過歷史,然後再仔細思考近年香港同志在平權路上所遇到的重重障礙,當中不少反對者對同志的見解,竟然跟大半個世紀前納粹黨的看法驚人地相近,証明即使時代變遷,歧視的目光依舊存在,為了開闖未來更寬闊平坦的路,一於在此大家互勉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粉紅抗爭:

2007年暑假完畢,在加拿大東岸Nova Scotia省Berwick區內的一所中學,一名讀第九班(即香港中三)的學生因為在開學日穿著粉紅色的馬球衫,而被一些同學嘲笑為同性戀者,並且威脅說要揍他一頓。兩位就讀第十二班(即香港中六)的學長David Shepherd和Travis Price得悉這欺凌事件後,就決定馬上採取行動。他們走到附近的廉價商店購買了七十五件粉紅色女裝背心,然後用電郵通知同學明天一起穿上這批粉紅色衫,團結成一片粉紅色的汪洋,來對抗校園欺凌。

第二天一早,除了本來參與的一眾學生外,還獲得八百多名同學支持行動,同樣以粉紅色衫現身學校。當那位被欺負的同學踏入學校,看到一片人山人海的粉紅色壯觀場面,便感動得臉紅起來,在場的同學都看得出他如釋重負,由本來的低落沮喪轉為萬分高興,從此,學校內再沒有欺凌事件出現。當時只得十七歲的行動發起人Travis Price表示自己亦曾被欺凌,體會到受害者最需要的是身邊有人肯為自己挺身而出,這樣欺凌事件才會被遏止。根據研究顯示,大部份的欺凌舉動,發生時都有同年紀的人圍觀,當中只要有一名旁觀者介入干預,霸凌者往往便會在十秒內停止作惡。所以,假如遇見有人遭受欺凌,請即施以援手,若只是默不作聲冷眼旁觀,就等如附和霸凌者的行為。

當年兩位年青人的舉動啟發了全世界,因為欺凌無處不在,任何種族、膚色、性別、語言、體形、性向,幾乎每一個人在一生中均曾遭遇過被欺凌的困境,現在各國各地不少社區都舉行「粉紅衫日」,去年全球便有近七百萬人參與,在學校以至職場,都在當日一同穿上粉紅色衫,向恃強凌弱的霸凌者說「不!」

隨著不同社交平台在互聯網上的普及,網絡欺凌的情況亦日趨嚴重,加拿大卑詩省(B.C.)的學校就選擇利用互聯網廣泛覆蓋的優點,帶領身穿粉紅色衫的學生拍攝一段舞蹈短片,然後將短片放到網上分享廣傳,令更多人關注欺凌問題。在2012年,就有約二十間學校選用Lady Gaga名曲《Born This Way(生來如此)》作為跳舞音樂,以傳遞「接受自己,包容別人」的訊息。不過此舉卻引來一家長會不滿,並為此去信給省長及教育廳廳長,指出Lady Gaga衣著暴露,行為放縱,其音樂影像的內容極為色情淫亂,更有蔑視宗教的意識,所以不應讓學生接觸這類不良風氣。家長會還擔心,學校將上千學生的影像上傳到網站後,會被不法之徒利用。家長會的投訴並沒有打擊到學生的士氣,在拍攝當日,不同學校不同年級的學生都齊齊穿上粉紅色T恤,跟隨著Lady Gaga的歌聲載歌載舞,此片段更獲得數萬點擊,成為宣揚反欺凌行動的一大亮點。

粉紅約會:

「Pink Dot(一點粉紅)」活動源自新加坡,名稱是戲謔新加坡有Little Red Dot(一細點紅色)之稱,而該國國旗的紅白兩色,加起來就正是粉紅色,這亦是新加坡人身份證的顏色。由於當地同性戀仍未合法化,所以大會口號為「Support the freedom to love(支持戀愛自由)」,希望籍著活動令大眾能以開明包容的態度支持同志社群,活動特式是所有參加者都穿著粉紅色衫,並組成一個粉紅圓點拍下一張大合照。2009年舉辦的第一屆,亦是有史以來首次的大型同志活動,地點是新加坡唯一能合法示威的芳林公園,參加人數為二千五百人,打破了曾經在該公園舉辦活動的人數。五年以來,參加者更增加至去年逾二萬人。

今年在香港首次舉辦的「一點粉紅(Pink Dot HK)」活動,於六月十五日在添馬公園大草地舉行,以免費入場的戶外嘉年華形式進行。今年的主題是「愛多元。愛多點」,除歡迎性小眾和家人、朋友、同事參與外,更邀請各方同志友好人士,一同穿上粉紅色衫到場參與,支持同志平權與及多元、共融、平等愛人等價值。

活動當日,拍過象徵開放和包容的粉紅圓點大合照後,音樂會便隨即展開,希望到時大家能在場和C Allstar一同高唱:『請張開美麗的心,將快樂來相分,為何自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教育機會平等的挑戰——直資名校時代的來臨

P16 | 評論-林行止專欄/中港評論 | 教育眼 | By  葉建源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行政系講師  2001-09-25   聖保羅男女中學及屬下兩所小學宣布將申請轉為「直資一條龍」,如果一切順利,將於明年九月逐步轉制。計劃中,小學每年學費高達四萬八千元,中學更達六萬元。這是第一所申請轉為直資的津貼名校,估計還會有多所名校效法轉制。   「直資名校」的出現,將從根本上改變本港教育制度的面貌,很可能帶來巨大的社會分化,甚至影響長遠的階層流動與社會穩定。從這個意義上講,聖保羅轉直資的標誌性意義,甚或超乎教統會的各項改革措施之上。 機會均等的傳統   一直以來,機會均等(equal opportunity)是香港教育的重要傳統之一。在升中試時代,人人都有機會升讀名校,升讀大學,只要勤力、成績好便行。這個階段,我們可稱之為「績效主義」(meritocracy),進什麽學校看的是學生成績,而非出身背景,更不是付款能力。筆者很多出身貧窮家庭的同齡朋友,都是在實施免費普及教育之後,通過這樣的體制而晉身兩所老牌大學,教育制度也就成為了推動社會階層流動(social mobility)的有效途徑,而其中的篩選機制,也就締造了一群不一定出身富有的社會精英。   近十幾年的制度改革,打破了「績效主義」的傳統,其特點是就近入學、加強隨機,使小學到初中階段的學位分配過程中,學業成績因素的作用大大降低。我們或可稱之為「平均主義」(egalitarianism)。當然,在新制度內,居住地段的因素也可能會有所影響,而面試比重上升也對中產階層有利;不過,整體而言,這些因素是較為邊緣性的,而且政府也不斷宣揚學校應該「教好」學生而非教「好學生」。因此,新制度的取向雖與「績效主義」不同,其機會平等的精神仍是一貫的。 直資學校兼公校私校之利   「直接資助」(Direct Subsidies Scheme, DSS)學校則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體制,它介乎公營與私營之間,一方面,它由非牟利團體主辦,按收生人數獲取政府資助,情況類近於津貼學校;另一方面,它可以收取學費,又有收生自主權,毋須受制於統一派位制度,在制度上也毋須依足官津校的規定,又有私校的影子。換言之,直資學校既擁有津校的公帑資助,又擁有私校的自由權與額外資源,縱觀世界各地的教育體制,類似的制度非常罕見。   這種體制究竟屬於公

做過的夢,你都記得嗎?

圖片來源: Pakutaso 如果你很擅長記住做過的夢,那麼你的大腦可能有跟一般人不太一樣喔! 一篇發表在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期刊的研究 發現經常記住做過的夢代表腦中某些區域比一般人要來得活躍。 法國 Lyon 神經科學研究中心 的研究者們徵集 41 個人,掃描在這些人清醒與睡覺時大腦的活動情形。其中有 21 個人每週平均有 5 次一早起來記得做過的夢,研究者們把這群人稱為「高度夢境回想者」;而另外 20 個人平均每個月只有 2 次一早起來記得前晚做過什麼夢,這群人在此被定義為「低度夢境回想者」。 高度夢境回想者們不管在睡著還是清醒時,腦部的前額葉皮質內側(medial prefrontal cortex)與顳頂聯合區(temporoparietal junction)都比低度夢境回想者活躍,該部位是信息處理中心。 先前該研究團隊就發現高度夢境回想者,在整個睡眠期間,清醒狀態的週期是一般人的兩倍,而他們的腦子不管是在睡眠或是清醒時,對聲音的反應都比低度夢境回想者更為敏銳。 高度夢境回想者的腦部活動度增加或許是造成他們睡眠時容易醒過來的原因,藉此,改善他們回想夢境的能力。研究者提到,睡覺時的大腦並沒有辦法記住新的資訊,得醒過來才能記得起來。此外,高度夢境回想者可能也比低度回想者更容易做夢,因而有更多的夢可供記憶。 關於本文 文章來源: WebMD 文章標題: Do You Often Recall Dreams? Read This 文獻出處: Resting Brain Activity Varies with Dream Recall Frequency Between Subjects 整理編譯:Sidney

曾榮光:學生為本與教育商品化

特區教育政策的根本矛盾  04/07/00 明報 今年夏天香港教育界出現特區政府成立以來最熱烈的政策議論以至最激烈的爭拗。一方面是持續了十八個月的教育改革到達了具體方案的落實階段﹐教統會在五月八日公布了第三份《教育制度檢討》諮詢文件﹐並標榜「創造空間﹑追求卓越」﹐並計劃作為期三個月的諮詢﹐以期掀起教育界的熱烈討論。另一方面﹐教統局官員在四月八日則宣布﹐全港中小學英文科及普通科教師均須通過相關語文基準試﹔因而引發教師的強烈反對﹐六千人上街﹐演變成全港最大教師工會與特區政府的公開對抗。 教改與基準體現政策矛盾 以上兩個政策正好體現了特區政府過去三年在教育政策施政上的一個根本矛盾。其一是由教統會倡導的教育改革所強調的「學生為本」﹑「終身學習」﹑「永不放棄」﹑「創造空間」的一種人本(humanist)﹑均等(egalitarian)及進步(progressive)教育取向﹔其二是以經濟效益與工具理性為主導的一種「追求表現」(performativity)的教育取向。我們不妨循這兩個政策取向審視特區政府過往三年在教育政策上的施政﹐從而就不難理解今天特區政府在教育政策上所面臨困局之根源所在。 教育改革人本均等進步 首先﹐在一九九七年十月首份施政報告中﹐特首就宣布要進行學制檢討﹔其後教統會就在過去十八個月發表了三份諮詢文件﹐先後掀起了三次教育改革的議論。 其一﹐是環繞九九年一月《教育目標》的議論﹐引發起不少社會團體及人士對教育理想的祈盼﹐及對現制的批判﹐最後教統會總結出「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的四個教育目標。 其二﹐是環繞九九年九月《教育改革建議》的議論﹐教統會提出「終身學習﹑自強不息」的方向﹐「學生為本﹑永不放棄﹑講求質素﹑全方位學習﹑全社會動員」的五個改革原則﹔提出建構一個「終身學習的學制」﹐並建議:一﹑基礎教育大直路﹔二﹑高中教育一體化及普及化﹔及三﹑高等教育自由化。至此﹐學制改革的架構就續漸浮現﹐即對現行學制加以釋放﹑「鬆縛」﹐使未來特區公民可以在一個寬鬆﹑包容﹑以至均等的學制內盡展所長。 其三﹐就是二千年五月由《改革方案》所引發的議論﹐雖然由於種種原因﹐高中及高等教育改革方案仍然懸而未決﹐但就提出的基礎教育改革的方案及課程改革的理念而言﹐我們仍然可以見到很大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