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足球何價?

2014-6-12 17:46:21

圖:FIFA

圖:FIFA

【文:言輕】

不知從哪一屆世界盃開始,看世界盃成了直接的消費活動。我們竟要拿出真金白銀申請收費電視,簽下為期兩年或以上的合約,為的是看那只有一個多月的世界決賽週。無論有線電視或Now TV,只答應揀選開幕戰或最後幾場作直播賽事,以饗球迷,其餘一律收費。表面上,這一屆世界盃由免費電視台無線奪得,他們卻只把22場賽事作免費直播,其餘40多場賽事只放在收費電視頻道播放。

站在商業角度,轉播費是天文數字,收一點費用是無可厚非的。問題是,世界盃不同其他體育節目,它不只是普世同歡的體壇大事那麼簡單。有時候,足球是激勵民族鬥志的催化劑,或是掃取社會陰霾的特效藥。例如1990年世界盃,於德國人而言,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因為這是東西德合併前的最後一屆世界盃。於香港人而言,這屆賽事所帶來的愉悅,亦令港人算是暫時忘卻「八九六四」的傷痛。因此,世界盃絕非只是商業活動這麼簡單,如果純以商業經營的角度而將基層市民排拒在這個「全球人類大派對」之外,人民的怨氣、對政府的不滿之聲,如何透過其他途徑得到宣泄?

縱然香港是已發展地區中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可是仍不至於不能觀看世界盃的直播賽事吧?區區二百多元的月費,對很多中產家庭說,仍是綽綽有餘,無奈那種「肉隨砧板上」的厭惡,對「商業」壓倒一切的不滿,或令一些中產人士也站起來,參與世界盃的「公民抗命」——索性選擇以違法方式,在網上觀看世界盃決賽週賽事。

至於往日那些閒坐球場,收聽「阿叔」講波的阿伯,既付不起月費收看直播賽事,又搞不清如何上網觀看賽事,便只得乖乖地按時到商場,與其他基層球迷一同站在電視大屏幕前,引頸以待——待得哨子一響,站在尺許之地,與其他陌生人一同歡呼,一同喝采,兩小時的「罰企」,為的只是看一場精采的球賽。

其實,足球運動早已成了商品化社會的另一位受害者,而得益的,只是資本主義體制下的跨國商業品牌。足球已經剩得只能以金錢為衡量的唯一標準。21世紀,金錢對事物的影響力很深,可以推動很多事情向前發展,但未必進步,足球是其中之一。

首先,說說球會吧。以往,要經營一支班霸球隊,必須從傳統的青訓做起。就以荷蘭球隊阿積士(AFC Ajax)為例。那裏的小孩子很早便進入其足球學校,身體得到充份照顧之餘,教練團隊還灌輸了阿積士的足球理念,戰術套路,甚至是體育風格,競技精神。學員從小已接受整套足球文化,隨着他不斷長大,球技與日俱增,終於形成了一浪又一浪的青訓力量,帶來了阿積士足球隊的傳承,亦為球隊帶來了榮譽。

可惜,21世紀的足球與金錢走得太近,這些小將在球場上嶄露頭角,還未為一隊出賽,便已經被大球會高價搶走。於是,這條傳統的鏈帶斷裂了,球隊的固有風格未能維繫,看看近年阿積士連歐聯分組賽都未能出線,影響可見一斑。以往,球隊的青年球員一批又一批攀上一隊,大家建立了很好的默契,勝利便靠着這種團隊士氣奪回來。可是,那些超新星一個又一個溜走,這些歐洲中型球會想再如以往般染指歐洲錦標,更是難上加難。他們本已缺乏大量資金購買星級球員,現在連一直賴以自豪的青訓系統也受到列強覬覦,未來只能成為「商業足球」的犧牲品。

接着,說說球員。全球化之下的足球發展,只以「實力」界定球隊的地位,因為擁有雄厚實力,才能吸引一批追求榮耀的glory hunters球迷,而這批球迷又是最肯花錢購買球隊商品的人,幾百元一件的主客球衣,買時面不改容。於是,球會投其所好,努力打好這副「商業牌」。先為球會找來財力雄厚的贊助商,繼而生產一切與球會有關的日常生活用品,以為他們賺夠了,收手吧?絕不!最後,連球員的肖像權也出賣了。球會將賺來的商品、廣告收入,巨額電視轉播費等,又悉數花在高價收購球星上。如是者,循環往複,這越滾越大的商業雪球,令球會市值儼如大公司(1) ,而球星的身價亦不成比例地暴增,一些剛冒起的小將,身價都動輒過千萬元,全球身價最高的C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更達幾億港元,這是用錢堆砌出來的運動。1987年利物浦以破英格蘭聯賽轉會費羅致比士利(Peter Beardsley),花了190萬英磅。2011年,利物浦買入安祖卡路爾(Andrew Carroll),破球會紀錄3,500萬英磅加盟,當年買入比士利的價錢連最高轉會費的「零頭」也及不上。

這種鉅款購球星的商業策略始於西班牙班霸皇家馬德里(Real Madrid),當年購入施丹(Zinedine Zidane),加上朗拿度(Ronaldo)等球星,組成「銀河艦隊」,結果勇奪歐聯冠軍。這條「商業方程式」之後由車路士、曼城等跟從,他們每年投入數以億計的轉會費去加強實力,尤以曼城為甚,班主是石油大亨文素爾酋長,坐擁200億身家,根本不介意斥資鉅款,為的只是要打破球隊40年以來的錦標荒,擠身足球「豪門」之列。不過,這樣買賣球員,亦即意味着國籍再不代表球員本身的實力,球會為求奪冠,從四方八面購入適合的球員,以今年英超冠軍曼城為例,球員來自15個國家,名副其實是「聯合國」部隊。今年,西班牙勁旅馬德里體育會(Atletico Madrid)打敗兩支國內班霸,奪得聯賽冠軍,其球員己給富豪球隊盯上,球隊有被「解體」之虞。

不過,足球商業化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其利是給予足球實力較次的國家,可以透過在頂級聯賽效力的球員的實力和經驗,協助國家隊在世界盃爭取佳績。例如非洲國家科特廸瓦(Côte d’Ivoire),至少有四名著名球員在頂級歐洲聯賽效力,包括,杜奧巴(Didier Drogba)、耶耶托尼(Yaya Toure)、高路托尼(Kolo Toure)和沙洛文卡勞(Salomon Kalou)。縱然他們有的已過了高峰期,但球隊實力仍足以與一線球隊匹敵。如果足球沒有出現全球化,球員買賣不如今天般自由,這班球員可能仍只在國內球會或歐洲二、三線球會効力,那像現在可以代表國家與列強一鬥呢?

由是觀之,現今的足球,給予我們的樂趣已經不只是足球本身,而是背後那些政治、經濟與文化交互相交叠的微妙關係。政治上,美國是超級大國,可是,世界盃的歷史中,美國是陪跑份子,未嘗打入8強。1998年世界盃,美國對伊朗,更被對方殺敗呢!相反,歐洲小國荷蘭、比利時,非洲的咯麥隆等,卻屢屢給人驚喜,又例如本屆主辦國巴西的全年經濟收入比不上歐美大國,卻能5奪世界盃,全球人類認識巴西,都是從足球開始,那裏的人一談起足球,都會挺起胸膛說個不休,在在說明了一個事實:有些東西是金錢不能買的。而這些東西,就叫做「尊嚴」。

走筆至此,看見電視新聞報道阿里巴巴掌舵人馬雲決定斥資12 億元人民幣(約1.92 億美元),向廣州恒大足球買下50% 股權。足球世界裏,這只是很小的數目,但不期然令人聯想到此舉與世界盃的「稀客」中國隊有否關連呢?中國經濟實力強勁,足球壇根本不缺資金,但金錢是否就能堆砌出一條通往世界盃決賽週的金光大道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本屆歐聯冠軍皇家馬德里陣中星光熠熠,都要到完場前才僥倖迫和馬體會,然後在加時反勝,十二年後才再奪錦標。證明有錢絕對不是萬能,還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成就國家在足球上的豐功偉績。

「生命中某些美好的事物,一旦被轉化為商品,就會淪於腐化或墮落。」 (2)我相信足球同樣是生命中的美好事物,甚至反過來影響人生。如果足球是人生一些信守的東西,如同其他信念一樣的話,那末,足球是否應與市場保持一點距離,少談一點經濟效益呢?

 

注:

1)《福布斯》(Forbes)在上月公布的2014年全球球會市值排名,高居榜首的是皇家馬德里(市值34.4億美元),排名第二的是巴塞隆拿(32億美元),曼聯第三(28.1億美元)。

2)Michael J. Sandel著;吳四明,姬健梅譯:《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頁27。

 

原題為〈錢買得/不到的「足球」〉

作者簡介:一名中學通識科老師,教育界打滾多年,見盡怯懦、犬儒之輩,深感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教育機會平等的挑戰——直資名校時代的來臨

P16 | 評論-林行止專欄/中港評論 | 教育眼 | By  葉建源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行政系講師  2001-09-25   聖保羅男女中學及屬下兩所小學宣布將申請轉為「直資一條龍」,如果一切順利,將於明年九月逐步轉制。計劃中,小學每年學費高達四萬八千元,中學更達六萬元。這是第一所申請轉為直資的津貼名校,估計還會有多所名校效法轉制。   「直資名校」的出現,將從根本上改變本港教育制度的面貌,很可能帶來巨大的社會分化,甚至影響長遠的階層流動與社會穩定。從這個意義上講,聖保羅轉直資的標誌性意義,甚或超乎教統會的各項改革措施之上。 機會均等的傳統   一直以來,機會均等(equal opportunity)是香港教育的重要傳統之一。在升中試時代,人人都有機會升讀名校,升讀大學,只要勤力、成績好便行。這個階段,我們可稱之為「績效主義」(meritocracy),進什麽學校看的是學生成績,而非出身背景,更不是付款能力。筆者很多出身貧窮家庭的同齡朋友,都是在實施免費普及教育之後,通過這樣的體制而晉身兩所老牌大學,教育制度也就成為了推動社會階層流動(social mobility)的有效途徑,而其中的篩選機制,也就締造了一群不一定出身富有的社會精英。   近十幾年的制度改革,打破了「績效主義」的傳統,其特點是就近入學、加強隨機,使小學到初中階段的學位分配過程中,學業成績因素的作用大大降低。我們或可稱之為「平均主義」(egalitarianism)。當然,在新制度內,居住地段的因素也可能會有所影響,而面試比重上升也對中產階層有利;不過,整體而言,這些因素是較為邊緣性的,而且政府也不斷宣揚學校應該「教好」學生而非教「好學生」。因此,新制度的取向雖與「績效主義」不同,其機會平等的精神仍是一貫的。 直資學校兼公校私校之利   「直接資助」(Direct Subsidies Scheme, DSS)學校則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體制,它介乎公營與私營之間,一方面,它由非牟利團體主辦,按收生人數獲取政府資助,情況類近於津貼學校;另一方面,它可以收取學費,又有收生自主權,毋須受制於統一派位制度,在制度上也毋須依足官津校的規定,又有私校的影子。換言之,直資學校既擁有津校的公帑資助,又擁有私校的自由權與額外資源,縱觀世界各地的教育體制,類似的制度非常罕見。   這種體制究竟屬於公

做過的夢,你都記得嗎?

圖片來源: Pakutaso 如果你很擅長記住做過的夢,那麼你的大腦可能有跟一般人不太一樣喔! 一篇發表在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期刊的研究 發現經常記住做過的夢代表腦中某些區域比一般人要來得活躍。 法國 Lyon 神經科學研究中心 的研究者們徵集 41 個人,掃描在這些人清醒與睡覺時大腦的活動情形。其中有 21 個人每週平均有 5 次一早起來記得做過的夢,研究者們把這群人稱為「高度夢境回想者」;而另外 20 個人平均每個月只有 2 次一早起來記得前晚做過什麼夢,這群人在此被定義為「低度夢境回想者」。 高度夢境回想者們不管在睡著還是清醒時,腦部的前額葉皮質內側(medial prefrontal cortex)與顳頂聯合區(temporoparietal junction)都比低度夢境回想者活躍,該部位是信息處理中心。 先前該研究團隊就發現高度夢境回想者,在整個睡眠期間,清醒狀態的週期是一般人的兩倍,而他們的腦子不管是在睡眠或是清醒時,對聲音的反應都比低度夢境回想者更為敏銳。 高度夢境回想者的腦部活動度增加或許是造成他們睡眠時容易醒過來的原因,藉此,改善他們回想夢境的能力。研究者提到,睡覺時的大腦並沒有辦法記住新的資訊,得醒過來才能記得起來。此外,高度夢境回想者可能也比低度回想者更容易做夢,因而有更多的夢可供記憶。 關於本文 文章來源: WebMD 文章標題: Do You Often Recall Dreams? Read This 文獻出處: Resting Brain Activity Varies with Dream Recall Frequency Between Subjects 整理編譯:Sidney

曾榮光:學生為本與教育商品化

特區教育政策的根本矛盾  04/07/00 明報 今年夏天香港教育界出現特區政府成立以來最熱烈的政策議論以至最激烈的爭拗。一方面是持續了十八個月的教育改革到達了具體方案的落實階段﹐教統會在五月八日公布了第三份《教育制度檢討》諮詢文件﹐並標榜「創造空間﹑追求卓越」﹐並計劃作為期三個月的諮詢﹐以期掀起教育界的熱烈討論。另一方面﹐教統局官員在四月八日則宣布﹐全港中小學英文科及普通科教師均須通過相關語文基準試﹔因而引發教師的強烈反對﹐六千人上街﹐演變成全港最大教師工會與特區政府的公開對抗。 教改與基準體現政策矛盾 以上兩個政策正好體現了特區政府過去三年在教育政策施政上的一個根本矛盾。其一是由教統會倡導的教育改革所強調的「學生為本」﹑「終身學習」﹑「永不放棄」﹑「創造空間」的一種人本(humanist)﹑均等(egalitarian)及進步(progressive)教育取向﹔其二是以經濟效益與工具理性為主導的一種「追求表現」(performativity)的教育取向。我們不妨循這兩個政策取向審視特區政府過往三年在教育政策上的施政﹐從而就不難理解今天特區政府在教育政策上所面臨困局之根源所在。 教育改革人本均等進步 首先﹐在一九九七年十月首份施政報告中﹐特首就宣布要進行學制檢討﹔其後教統會就在過去十八個月發表了三份諮詢文件﹐先後掀起了三次教育改革的議論。 其一﹐是環繞九九年一月《教育目標》的議論﹐引發起不少社會團體及人士對教育理想的祈盼﹐及對現制的批判﹐最後教統會總結出「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的四個教育目標。 其二﹐是環繞九九年九月《教育改革建議》的議論﹐教統會提出「終身學習﹑自強不息」的方向﹐「學生為本﹑永不放棄﹑講求質素﹑全方位學習﹑全社會動員」的五個改革原則﹔提出建構一個「終身學習的學制」﹐並建議:一﹑基礎教育大直路﹔二﹑高中教育一體化及普及化﹔及三﹑高等教育自由化。至此﹐學制改革的架構就續漸浮現﹐即對現行學制加以釋放﹑「鬆縛」﹐使未來特區公民可以在一個寬鬆﹑包容﹑以至均等的學制內盡展所長。 其三﹐就是二千年五月由《改革方案》所引發的議論﹐雖然由於種種原因﹐高中及高等教育改革方案仍然懸而未決﹐但就提出的基礎教育改革的方案及課程改革的理念而言﹐我們仍然可以見到很大程度的